Search

【屍戰朝鮮 / 雅信傳——兩個針鋒相對的世界觀 | 盧斯達 on Patreon】
  • Share this:

【屍戰朝鮮 / 雅信傳——兩個針鋒相對的世界觀 | 盧斯達 on Patreon】

國際韓劇《屍戰朝鮮》,撇除某些場口較為拖泥帶水的處理,總體來說,成功將起源於西方的銀幕喪屍作「韓國本土化」,而且厲害在呈現得雅俗共賞。固然可以當一套常規的喪屍、陰謀宮廷片加上王子復仇記,但編劇金銀姬也在談論韓國的獨特歷史、文化和政治。

第一和第二季王子面對的問題是父王被奸人變成喪屍,自己因為父王奸妃陰謀而繼位受阻,朝政亦被權臣外戚「海源趙氏」牢牢控制。本傳故事就在朝廷上層大陰謀,以及喪屍「病毒」蔓延於民間,雙線行走。在故事中,觀眾知道軍隊早就有人知道如何製造喪屍,韓軍曾經在據點不敵豐臣秀吉的軍隊,最後想出製造喪屍的焦土戰。雖然最後頂住了日軍入侵,但算上受害者和清掃喪屍的傷亡,等於兩敗俱傷。

然而無論如何,編劇將我們引入故事,我們都會同情王子,內心支持他。雖然朝鮮朝廷的黑暗面,在劇中以喪屍、生死草、陰謀、政治鬥爭等象徵,暴露人前,宮中幾乎沒有好人,但王子才是「正統」,只要他成功復位,基於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仁君,之後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而本傳劇情中的王子,確實是火山孝子,為了查明父王死因而集集作死;為了拯救下層人民,他又確實四處奔走犯險。這種樂觀的描述角度,表達出一種老正的、對傳統的溫情敬意。無論傳統看來有多黑,裡面都會出現黑暗中的星星,有珍貴的金子,不可偏廢。

然後到了外傳《雅信傳》,講述喪屍病毒最初如何出現,以及「大魔王」的故事。編劇同樣是金銀姬,但外傳對本傳進行了後設的解構,視覺由朝廷的中心,一下子跳到王國的最邊陲。「大魔王」雅信是朝鮮最北境的「番胡」,朝鮮人認為他們是蠻族,而附近的女真人則認為他們投靠了朝鮮人,視他們為民族罪人。雅信的父親是一個大朝鮮膠,也是這份對朝廷的忠誠和感恩,令他們付出代價。在當地複雜的民族衝突之中,雅信全家被女真人殺死,而故事又安排她最後知道這個全家死亡的結果,只是由於當年朝鮮駐邊疆節度使的政治判斷:朝鮮王國承受不起與女真人開戰,只好將罪責推給雅信一家,讓事件由外交和軍事衝突,降級到番人之間不和而引起榮譽仇殺,朝鮮就不會得罪武力強大的女真人。

外傳描述了朝鮮小中華體系最邊陲的實況,一班被當成狗的次人,他們的位階低到一個點,就算他們內心認同如何 (雅信和雅信之父就等於兩種認同),兩邊都不會當他們是自己人。女真人野蠻濫殺,朝鮮人則陰濕奸狡、善於甩鍋。本傳中王子奮力維護的體系是因,外傳發生的一切是果。王子希望行使他的王權來救治天下,但天下本身也受到王權傷害。無論王子品德再好,女真人處於他們那個文明秩序的外圍,就是被「系統性歧視」,朝鮮裡面的窮人「王化」比他們深,處境可能還好一點。如果本傳的王子看到雅信的故事,估計也是一臉懵逼,「我無諗過搞成咁」。沒錯,王子是個好人,他貴為王子,但對很多結構性問題也是無能為力。

朝鮮人在明朝人眼中也是外圍了,而朝鮮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蠻族,也會製造自己的蠻族,並給予他們蠻族應有的低待遇。當中製造的民族仇恨,在中華意識的傳播史中,越南也有自己的朝貢國,日本也有琉球王國,這些簡直像風吹葉落一樣自然。

外傳是雅信這個生化恐怖份子為何變成恐怖份子的前因後果,交代了為何她變得苦大仇深。無情諷嘲了王國體系自身,也表達了韓國人連棉不絕的清人恐懼意識。複雜的地緣政治表達得相當赤裸。韓國長期在大國 (中日)之間受苦,也培養出自己的認同和志氣。然而到了外傳,短小精悍,玩得更大,從更邊緣的角度反照自身,挖掘自己民族也會自以為是和壓迫弱者的黑歷史。第三季自然是發生於這兩個經歷和立場完全對立的代表之間。

訂閱 patreon https://www.patreon.com/lewisdada
新書:https://tinyurl.com/eyd9258v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